我是女儿心中的英雄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今年的国庆节,父亲终于信守诺言了一次,陪我们一起过节啦。”刚上大学的女儿对父亲略有责备。这位不守诺言的父亲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上贡麻乡隆亚村“第一书记”王刚。“这次回西宁也是有任务的,我们的风力发电项目马上实现并网,我正在抓紧时间办这个事情,老乡们都等着我的好消息。”王刚笑着说,人在家,心却在千里之外。

能让老乡们干些什么

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组建了扶贫工作组,选派农行甘德县支行行长王刚为果洛州甘德县隆亚村“第一书记”。

上贡麻乡隆亚村位于甘德县的西北部,平均海拔米,草场资源贫瘠、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困难,户中有67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草场资源有限,靠放牧为生基本没有可能,牧业收入少之又少。”摆在王刚面前的头号难题就是:能让老乡们干些什么?

挨家挨户走访!解决头号难题的突破口就是要跟牧民面对面,短短一个月,“第一书记”用脚丈量了数千公里土地,户牧民家庭,全村67户、名贫困人口全部了解了一遍。

“这一趟下来,我是开心的,因为老乡们都有致富的心,他们都想过上好日子。”王刚多次与村两委集体“会诊”后,开出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的“良方”——这里海拔高,白天太阳光强,晚上风大,在果洛州农牧科技局的帮助下,隆亚村风光互补发电项目诞生了。

用什么换得老乡们的信任

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政府增信+风光互补发电+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在隆亚村上线了,风(电)光(电)互补扶贫项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万元。这笔贷款不仅为隆亚村安装了70台5KW风力发电机组,易地搬迁户还搬进了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的“阳光房”。

有产业了谁来干?怎么样才能得到老乡们的信任?“项目刚刚引进时,没有人认可,还有人说我们是骗子。有老乡反问我,‘风和太阳还能有电?就靠这些机器就能挣上钱?’”王刚回忆当时的情况。

不理解不认可,没关系,继续挨家挨户做工作。“项目的实施需要工人,只要有一个人愿意来,我们先手把手教他,学会了就能上班,工资日结,每天元。”王刚先去了青壮年的家里,一户不肯,再去下一户。

牧民们居住分散,户户之间离得很远。“我们都带着帐篷,天黑了就在帐篷里休息,第二天继续走访做工作。一名牧民来安装风电设备了,第二名牧民也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越来越多的牧民看上了这一天元的收入,还学会了一项新技术。“听说,村里还要种药材,我也想来试试,我已经学会种药材、摘蘑菇了。”50岁的牙金从来没有想过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说起“第一书记”王刚,再也没有牧民说他是骗子了。

“‘第一书记’,好。为我们带来了财富,还教我们了很多事,种药材、安装机械,挣的钱不比其他村的少。”牙金竖起大拇指,等待着下一份工作的到来。

王刚最有感触,也是最能拿来说的就是牧民有了新的劳动技能。

如何彻底摘掉穷帽子

“靠天吃饭,隆亚村穷了几辈子了。富一时,不行,要让老乡们彻底摘掉穷帽子,世世代代不再受贫穷的桎梏。”对王刚来说,年是五年来喜事最多的一年,光伏发电实现并网;整村脱贫,致富路上隆亚村和全国一道迈向小康;风力发电也即将并网,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下去。

“目前,我们正在申请清洁能源村庄,阳光暖棚上电能正在并网,棚下试种的藏红花、赤松茸生机勃勃。”五年来,王刚的信心越来越足,他的信心来源于牧民的认可和牧民挣到钱后的那份喜悦,更来源于脱贫攻坚战吹响的胜利号角。

村里院外风能发电、房顶光伏发电和阳光房内种植藏红花、贝母等药材和蔬菜,和着牧民放牧时一声声驱赶牲畜的声音,真是一幅美丽画卷。

王刚告诉我们,三四年后,隆亚村的牧民便可实现全额分红;他还悄悄地告诉我们,“女儿考上大学了,陪伴她的日子屈指可数,女儿说我是她心中的英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