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7.html
甘德县下贡麻乡干部群众共迎新年。本报记者王湘琳摄
朝阳派出所的民警们正在为元旦环城赛保驾护航。朝阳派出所供图
海南藏族自治州消防支队共和中队以学习迎接新年。本报记者栾雨嘉摄
跑动在新的一年。本报记者苏烽摄
锣鼓队的精彩表演。本报记者李雪萌摄
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本报记者李兴发摄
刘维甲老人一家正在吃晚饭欢度元旦。本报记者罗珺摄
购销两旺节味儿浓——西宁农商农产品流通有限公司的李文清正在为买菜的顾客服务。本报实习记者田得乾摄
勤俭过节喜盈门
本报记者罗珺
1月1日早晨,迎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家住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镇西村的村民毛进宝一家顾不得数九隆冬的严寒,就准备出门前往自家开的花店。“今天是元旦,来买花和礼品过节的人肯定多,我们早早把店门打开,希望今天能有个不错的收入。”毛进宝心情甚好,边走边说。
就在年,毛进宝一家还是实现全村整体脱贫的“拖油瓶”。因病致贫的毛进宝一家,每年光医药费就要花费将近14万元左右,女儿在上大学,全家的收入仅靠儿子开的一间小小的花店,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家庭负担太重。在全村人看来,能相信村里任何贫困户都能脱贫,就是不相信毛进宝能实现脱贫。
然而经过两年时间,在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地帮助下,毛进宝一家将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投入到已有的花店里,扩大花店的经营范围,还附带婚庆业务。如今,毛进宝一家不仅脱了贫致了富,还从以前的“拖油瓶”成为了脱贫典型,更成为了村里贫困户脱贫的“领头羊”。
“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家才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两年时间里,我算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只有努力奋斗,日子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就算现在已经脱贫,我们也还是要继续保持往日勤俭节约的习惯,不然致富很艰难,返贫却很容易,谁都不想再过贫困的日子了。”想起以前苦不堪言的生活,毛进宝十分感慨。
说话的功夫,花店里已经来了几拨客人,大家挑好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想为这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再增添一抹气氛。毛进宝数着钱高兴得合不拢嘴:“看着大家满意,我也算是过好这个节日了。”这一天,毛进宝一家就这样忙碌地度过。
平安镇党委书记祁连君说:“剖析不同农户的致贫原因,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对症下药,现在,吃穿住行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得到了保障。扶贫先扶志,脱贫户的‘等靠要’思想也逐渐减退,虽然日子好了,但大家依然秉持着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的良好生活习惯,不攀比享受,只攀比奋斗精神。”
精彩舞狮迎新年
本报记者李雪萌
1月1日上午,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西宁山陕会馆大门广场上,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逗引瑞狮。南派狮造型醒目,又称为“醒狮”。高桩表演时,无论飞身上桩,还是桩上跳跃腾挪,都融入南派武术的高难度动作,把狮子英姿勃发的神态演绎得栩栩如生,其新颖巧妙的表演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掌声不断。北狮表演也毫不逊色,色彩鲜艳的北狮们在鼓乐声中,跌扑、翻滚、跳跃、搔痒、滚绣球、过跳板、上楼台等,动作惟妙惟肖,极具观赏性和逗趣性。
精彩的舞狮表演令在场观众非常兴奋,大家不断地叫好、鼓掌,有的忙着拍照、录小视频,有的和“狮子”进行互动,摸摸狮头,希望新年一切顺利。“舞狮运动是咱们国家一项精彩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新年第一天,能来这里观看舞狮表演,感受民间传统文化魅力过新年,我觉得很有意义。新年的氛围特别浓。”市民宋女士开心地说。
此次活动由西宁市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主办,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西宁市群众艺术馆承办。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舞狮,增添节日喜庆气氛,这次活动还邀请了西宁市北大街小学的学生和家长,来到现场制作小狮子,学习舞狮表演。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和父母齐心协力,做成了可爱的小狮子,并和大狮子一起表演舞狮,现场欢笑声不断。“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舞狮的分类还有表演形式,而且我也学会了舞狮动作,过年了我可以给家人表演。”西宁市北大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热闹精彩的舞狮大会结束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河湟皮影展演活动”在山陕会馆后院小舞台上拉开了帷幕,大家连忙赶去观看,内容丰富,活灵活现的皮影戏表演吸引了很多人,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这次活动作为年的开年大戏,以中国民间传统的舞狮为主要表演元素,结合为期三天的书画艺术展览和皮影戏表演,以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段将民间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喜庆新年的到来。就是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喜爱中国传统艺术,并能用中国传统艺术庆贺节日。”山陕会馆刘馆长介绍道。
守护好一方平安
本报记者莫昌伟
早晨9时30分,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区分局朝阳派出所门口响起了汽车发动的声音,派出所教导员马明真结束了昨晚的值班,简单收拾之后又和所里的民警们赶往海湖新区,他们要去参加年西宁地区第46届元旦环城赛的安保工作。
“最近四年的元旦环城赛我一届没落下,每年都去为比赛保驾护航。”马明真说,环城赛是西宁市传统冬季群众性体育活动,安全保卫尤为重要,每年他们都负责比赛沿途的安保工作,以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
接过值班民警的班,中队长王欣宇开始了他年第一天的工作。“朝阳派出所辖区有64个行政事业单位、5个行政村和全省最大的三材市场,有常住人口3.2万人,流动人口2.3万余人。”王欣宇介绍说:“区域内的工作都由所里18名民警、8名协警承担。”
上午11时30分,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北川河边看到一名神情恍惚的老人,疑似走失。景沁伦和李金龙两位民警火速赶到现场,在与老人交谈后,他们发现她说不出自己和儿女的名字,也想不起自己家在哪后,便将老人接回了派出所。
在派出所里,两位民警一边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通过人脸比对系统查找出了老人的身份信息,接着又使用警务情报系统找到并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前后总共花费了半个小时,老人就被接回了家。老人的儿子说:“我母亲今年78岁了,有间歇性发作的阿尔兹海默症,今早我以为她出去遛弯了,没想到竟然走丢了,多亏了派出所的民警还有热心的群众,才没让事情发展到更加严重的地步。”
时间到了下午4时,王欣宇带领民警来到了朝阳西路双苏堡村,根据线索,他们来摸排一家疑似售卖来路不明烟花爆竹的商店。王欣宇告诉记者:“现在是元旦假日,又临近年关,每到这个时候,伪劣的烟花爆竹都会成为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隐患。”
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民警们才回到了派出所,但工作还没有结束,他们还要一直值班到明早。王欣宇心生感慨:“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平凡但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忙碌但却关乎到所有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将继续守护好这一方平安。”
为“直补限价”蔬菜“点赞”
本报实习记者田得乾
元旦,正好是小长假的第三天,记者走访了西宁市区的几家农贸市场,看到的是,农贸市场干净规整、管理有序,各种蔬菜、瓜果和生鲜食品供应充足、明码标价,购买蔬菜的居民熙熙攘攘,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茄子、西红柿、陇椒、黄瓜还有蒜薹这些菜都是政府直补限价的,比平时便宜。”在西宁市城西区贾小农贸市场的一处摊位前,西宁农商农产品流通有限公司的员工李文清正在一边忙着上菜,一边给顾客介绍直补限价的菜品。李文清的平价菜销售区,很多市民在挑选蔬菜。“政府调控,稳价惠民”的牌子非常醒目地悬挂着,翠绿的陇椒、新鲜的韭黄、细长的蒜薹、笔直的黄瓜、红扑扑的西红柿、油亮亮的长茄等蔬菜被码得整整齐齐,标价牌上都有“平价”二字。
“早上的菜都比较新鲜,而且摊主的服务态度也好,所以经常在她这买。”正在买菜的市民何女士告诉记者,今天茄子一斤3.8元、西红柿一斤3.5元,都比平时便宜不少,所以多买了点。
负责蔬菜配送的是西宁农商农产品流通有限公司的王发林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为附近的几个农贸市场配送蔬菜,每天配送蔬菜的品种多达30几种,平时每天都是早上送一趟,而元旦期间为了保证供应充足,每天下午还要再送一趟。
为保障节日期间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在西宁市的安排下,相关部门加大储备调运力度,实施直补限价等措施,不仅让百姓菜篮子拎得更稳了,也让百姓从“柴米油盐”中收获到了满满的“幸福感”。
记者从西宁市政府了解到,在年“元旦”来临之际,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欢度快乐祥和的节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西宁市决定于“元旦”前三天实施节前政府直补限价。
贾小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直补限价期间,各零售经营网点门牌统一悬挂“西宁市政府直补限价蔬菜”标识,并公示监督电话。对直补限价5种蔬菜单独制定价目牌,统一品种、统一限价、集中摆放销售,每人一次限购单品不得超过5斤。
“‘直补限价’解民之忧,值得我们每一位市民为之点赞。”提着菜篮子的市民们说。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