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我宣誓,坚决忠于宪法法律,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行使权利,忠于履行义务……”12月2日,黄南藏族自治州“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刚刚接受完授旗的同仁红旗法治宣讲队的才项闹日代表黄南州15支法治宣讲队宣誓。
向法治宣讲队授旗,为普法志愿者代表配发服装、颁发志愿证,向群众代表赠送宪法、民法典等法治书籍……当天的宪法宣传活动将全省“宪法宣传周”宣传推向高潮。
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伴随着第四个“宪法宣传周”,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围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主题,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宪法宣传系列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让民众学习宪法、感悟宪法,把宪法精神浸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掀起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热潮。
高位推动,宪法宣传“动”起来
“在我国,具体负责刑事赔偿争议的是?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必须符合哪些条件?”11月29日至12月3日,年度全省国家工作人员网络普法考试如期举行。在国家宪法日及“宪法宣传周”期间举办网络学法用法考试已成为全省国家工作人员每年的“必修课”。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宪法宣传教育和全面贯彻实施,把宪法宣传摆在全面依法治省的突出位置,高位推动,不断深化和加强全社会对宪法的政治认同、法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事实认同。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率先垂范,中心组学宪法制度全面落实。省人大及时修改《青海省实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办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及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宗教教职人员、社会群众学宪法常态化开展,宪法学习宣传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今年“宪法宣传周”期间,我省各地各部门更是统筹使用各种传播手段,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与宪法学习宣传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12月3日,省人民检察院组织宪法宣誓仪式,省检察院各部门负责人、新提拔任用人员、职级晋升人员、新进人员参加宣誓。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领诵誓词,和全体宣誓干警作出了忠于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庄严承诺,表达了公正司法、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坚强决心。
在西宁,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税务局组织年新录用公务员举行宪法宣誓仪式,16名新录用公务员面对国旗,进行庄严而又神圣的宣誓,增强了新录用干部宪法观念,增强税务干部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海东,市司法局开展“宪法宣传周”赠书活动,向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赠送《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共计四千余本。
形式新颖,宪法宣传“活”起来
西宁开通全省首条“宪法宣传公交专线”,格尔木打造首个环形法治宣传大屏,独创 针对青海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我省着力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普法,持续巩固和提升普法宣传的实际效果。为让宪法宣传接地气、入心入脑,我省各有关部门还通过地方曲艺形式,制作推出法治宣传作品,通过网络平台、工作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今年我省“宪法宣传周”主要采取以线上宣传活动为主。为此,全省各地各单位根据实际,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宪法宣传,推出向全省手机用户推送公益普法短信,播放宪法、民法典公益宣传片,在 “‘蒙、藏、汉’三种语言同步发声,朗读宪法、学习宪法,传递最强法治声音。‘你当宪法达人我送手机话费’,学宪法、答题目、赢奖品,优秀如你,小伙伴们快来挑战自我吧……”这几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普法 在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司法所采取的丰富多彩的线上宪法宣传活动受到“追捧”。大堡子司法所为弘扬宪法精神,让宪法精神走近群众生活,运营网络指尖推送、线上竞答、广播普法等形式,掀起了宪法学习宣传热潮,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
措施有力,宪法宣传“沉”下去
“你了解宪法吗?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从出生到年老,从婚姻到职场,身为中国公民的我们,这一生都有宪法的保护。”
“这本宪法单行本可以帮你更好地学习运用宪法,还有这本民法典可帮你守护你的生命安全、财产权利、人身权利……”这是12月3日在省委办公厅组织开展的“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现场,省委办公厅机关干部在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普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时的场景。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群众真诚的信仰。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既感受到宪法权威和宪法尊严,又感受到宪法温暖和宪法魅力,这是各部门在宪法宣传中特别思索与探索的问题。
在推进宪法实施学习宣传中,我省抓住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在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基础上,将青少年学生、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企事业职工、农民工等群体作为宪法学习宣传的重点对象,在抓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各地各部门大力抓好“自选动作”“创新动作”,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宪法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七五”普法期间,我省抓紧抓实关键少数和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大力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着力强化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推动培育全社会法治信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据司法部统计,我省群众对“七五”普法工作满意率名列西北第1位、全国第12位。经第三方评估,全省普法成效群众满意度较“六五”普法末增长5.75个百分点,达到90.75分。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省“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采用“主场活动+专题活动+主题日”方式进行,并设立宪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进宗教活动场所8个主题日活动。活动中,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青海省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要求,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宪法学习宣传活动。
11月30日,在武警青海总队训练基地,广大官兵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大讲堂、观看法治警示教育片、开设专题电子橱窗、进行法律知识竞赛等,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宪法精神。
12月2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下藏科乡组织开展宪法进牧区活动,司法调解员为广大牧民群众重点介绍了《宪法》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并对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作讲解,进一步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
守法者顺,奉法者强。一项项强有力的宪法宣传举措,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沉”下去,使宪法精神走进日常生活、走进人民群众、走进千家万户,在百姓心中落地生根。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于瑞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