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上的兴海兴海县安多民俗村的幸福

北京专治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10.html
“你看,家里的水管破了,村委会马上就派人帮忙维修,干群关系越来越和谐,小区变化也越来越大,看不见生活垃圾随意丢弃,院子也干净整洁了。”说到兴海县安康小区的新变化,今年65岁的居民张元吉笑得合不拢嘴。   小区的这些变化,得益于党建引领下的村“两委”班子做出的贡献。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这些年,兴海县紧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强化党建引领,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积极采取多种举措、精准施策,不断提升易地搬迁安置小区治理水平,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为了拉近社区党支部与居民间的距离,各村和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多次清理小区垃圾、手拉手、理论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密切了邻里关系,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   “我们老两口有什么急事,都会找小区志愿服务队帮忙,他们就像我的儿女一样!”看着志愿者们把家里的卫生打扫干净,帮忙把电费、水费缴上,家住兴海县子科滩镇城西社区华盛小区的索南昂秀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我们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有专门的   为确保来自全县不同乡镇的搬迁群众在新的环境更快适应和融入,兴海县子科滩镇安多民俗村认真选配村“两委”班子成员,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治安管理、环境卫生等一系列难题,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解决群众困难的“主心骨”。   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兴海县采取支部带动、产业支撑、技能提升各种措施,重点围绕中藏药材种植、奶站、牛羊养殖、电商等特色主导产业,促使搬迁群众就业有岗位、创业有门路、增收有渠道。   “医院扶贫车间上班,既能赚到钱也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大多搬迁户一样,从中铁乡搬下来的居民索南以前主要收入来源靠养牛,自从来到县城的安多民俗村,他家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来源:海南报

投稿邮箱:xhygzw

26.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