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地理组教师樊勇创办的公众平台,面向全体地理爱好者和地理教师提供优质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和新高考资讯的平台。
如果你是在读高中学生,置顶樊勇地理工作室!如果你高三毕业了把老师的工作室 )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读图上方向。
(2)我国水稻产区的相对位置。
选B。根据图中经纬线可判断出,水稻产量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若四个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东北地区增幅应该最大,故此题选B。
北京
图2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3~6题。
3.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B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知识、中国陆地行政区划的范围及轮廓、省级行政中心的大致位置,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由题图,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位置大致在北纬20°,最北端在北纬53°,两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约33°;由于题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选项B正确。
4.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C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地球自转运动角速度、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据题图和上题分析,图示地区中①地是我国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该市属于中温带,而②地应该是甘肃兰州市,为暖温带地区,选项A错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为零外,其他地区都相同,所以,③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选项B错误。从春分到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纬度位置越高,其昼长变化幅度越大,很显然,①地纬度位置较高,其昼长变化幅度比④地要大,选项C正确。从夏至到秋分日时段内,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赤道地区移动,②地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较小,而⑤地纬度位置较低,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要大于②地,选项D错误。
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A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表示人口密集的程度。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东部地区大,西部地区环境条件差,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图中①位于新疆地区,因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少,人口密度很小。④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大约在河南,人口密度大,所以A对。②和③都位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密度相差较小,B错。⑤位于四川西部地区,属于西部地区,人口较少,人口密度较小,C错。④和⑤两地人口密度差值较大,但是比①和④的人口密度差值小,所以D错。
6.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
B.②
C.④
D.⑤
D
⑤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多暴雨,如果植被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对。图中①地气候干旱,不会多泥石流灾害,冬季多暴风雪、春季多沙尘暴等气象灾害。②地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沙尘暴灾害。④地应是位于秦岭以南的江汉平原地区,植被较多,有洪水灾害,泥石流发生较少。所以A、B、C错。
安徽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8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7~28题。
27.7月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
28.图示区域铁矿石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森林资源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碱化
D.物种灭绝
27.A28.B
27.此题考查读图判读分析能力。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此区域为澳大利亚西北部,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需要经过北印度洋,利用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7月盛行偏西北风,所以总体顺风顺水。
28.此题考查区域生态问题。由于此区域地处南回归线附近,气候干旱,对铁矿石开采会破坏植被,导致土地沙漠化。
浙江
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解析:主要了解世界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有点难度的话就是要 )
A.①
B.②
C.③
D.④
1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m、宽为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
D.B3纸(51.5cm×36.4cm)
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结合图正确判断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是喷水池,然后与地图窗口的图形进行比较。
(2)熟练运用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出图幅的长和宽。
8选D,9选B。
第8题,浏览窗口中选中的是喷水池,面积最小,应与地图窗口中的④对应。
第9题,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出局部用地长m和宽m,所用的图幅为30cm×22cm,所选用的纸张不宜过大或过小,所以B项最合适。
解答此题组,易出现的失误:
(1)不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图中各种信息,导致判断失误。
(2)在利用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时,忽视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间的单位换算。
重庆
图3位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3回答6~8题。
6.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A.东
B.南
C.西
D.北
6.C
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方位辨别和路程的计算。
这个题目图的左上角有个指向标,先区分出图中上为东,下为西,左为北,右为南;然后,以A为起点,算图上数字,加起来最小的那个就是正确的答案,但是要注意图上的断道施工点是不能通过的。所以选C。
海南
读图2,完成3~5题。
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
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5.甲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根据经纬网可判断方位,图示山脉的走向基本与河流流向相垂直,图示河流多南北方向,故判断山脉走向基本呈东西走向。
4、结合图示的纬度位置,该地区主要受北半球东北信风带的影响,图示东北侧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图示西南部地区为东北信风的背风坡,故降水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D正确。
5、甲河流位岛屿北部,图示东北侧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故降水量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区域地理的常规考点,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河流方向判断山脉走向;结合纬度位置和盛行风带的影响,判断气候类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区域地理常规考点的归纳。
天津
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4.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和作用以及比例尺的含义。地形剖面图作用是反映某条剖面沿线的地势起伏状况。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和最低值为根据。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
重庆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5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能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图5、表1,回答11题。
11.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
D.黄河下游
11.D
解析: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该区河流的海拔高于两岸,为地上“悬河”,因此可以判断此地位于黄河下游。
山东
图4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年和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7-8题。
7.比较两幅影像,可判断和分析出()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形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D
本题主要考查卫星遥感、我国区域地理特征,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由题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年时,河流入海口在东南方向,而9年时,该河流入海口则改道向东北入海,选项A错误。由图片可以看出,河流改道后,河流故道南部海岸因缺少泥沙淤积,其面积几乎没有变化,选项B错误。从两幅图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河口三角洲的面积变化不大,这说明该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绿化工作较好,水土流失减少,选项C错误。显然选项D正确。
浙江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5。读图5、6,完成9~10题。
9.图6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A.a
B.b
C.c
D.d
解析:通过阅读三个图层的地理资料,然后进行综合,运用地理原理,判别河流流向。根据坡度分布图来判断河流的流向,根据河流分布图可以判断出河流的位置,结合河流上下游支流与河流流向等基本知识就可以判断出。答案选A.
10.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运用到自然灾害防治的题目,通过图层判读及运用泥石流成因原理不难判出答案,要求思维非常清晰,有严密的逻辑性。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答案选D.
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69.html